为促进生物信息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协同创新,推动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的深度融合,由江苏省生物信息学学会和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51吃瓜-吃瓜入口 、通用航空与飞行51吃瓜以及溧阳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的“第十四届江苏省生物信息学学术年会”于2025年11月21日至22日在51吃瓜 天目湖校区隆重举行。大会以 “AI大模型赋能生物信息学” 为主题,来自全省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一百六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生物信息学的前沿发展与应用方向。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任洪兴、溧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朱立峰、51吃瓜 党委书记李文雷教授、致慧书院执行院长丁琛以及江苏省生物信息学学会理事长、东南大学陆祖宏教授等主办和承办单位领导参加会议。

任洪兴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词,肯定了江苏省生物信息学学会在推动学术交流、服务科研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也介绍了常州的历史文化特色;李文雷代表承办单位致辞,表达了对与会嘉宾的热烈欢迎;陆祖宏则从学科发展角度出发,强调了人工智能时代下生物信息学的跨界融合与未来趋势。大会开幕式由大会组委会主席、江苏省生物信息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我校51吃瓜 宋晓峰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邀请了多位在生物信息学及人工智能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作主题演讲。中南大学王建新教授作了题为“面向药物研发的智能计算方法”的报告,东南大学罗雄剑教授的报告展示了生命科学国际前沿的精神疾病遗传研究成果,南京医科大学王美林教授团队则分享了基于临床问题的公共卫生学科交叉创新研究。
青年学术报告环节中,多位青年学者作了精彩汇报,涵盖单细胞多组学、心脏数字孪生、AI酶工程、空间组学建模等多个研究方向。在企业报告环节,来自北京寻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胡月姮博士作了主题报告“All-in-One单细胞多组学:解码复杂生命系统的核心工具”,展示了前沿的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潜力。
同时本次会议还设置了研究生学术论坛,来自省内十余所高校的优秀研究生代表围绕生物信息计算、医学人工智能、非编码RNA分析等方向进行了交流汇报,现场学术氛围浓厚。青年学子们的创新思维与研究成果赢得了评审专家和参会代表的广泛认可。
在大会闭幕式上,举行了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报告颁奖仪式。经过专家评审,贾雯静等16位同学分获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学会监事会主席、东南大学孙啸教授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江苏省生物信息学学会将持续打造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助力生物信息学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为生命科学研究注入新的动力。
为期两天的会议圆满落幕。本次年会不仅展示了江苏省在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研究实力,也促进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深度交流。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多组学技术的交叉融合,正推动生物信息学进入智能化、系统化的新阶段。未来,江苏省生物信息学学会将继续携手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同推动我国生物信息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